Jul 22走向內心深處的探索:自我揭露的尊重與允許|我從 #metoo 學會的事本文章探討關注於給予對方的「尊重/被允許」 有時候我們為了與一個人拉近關係或是更了解對方,我們常常有意無意地促使對方 「自我揭露」發生,但我認為這件事 需要被「允許」以及「事前告知對方後果」的 #metoo 運動在 2023 年於台灣引起了廣泛討論。我理解這種事件包含了兩個重要的元素:「性騷擾/侵害」與「權力動態的影響」。性騷擾元素講求的是尊重他人的身體自主權,不管是物理上直接碰觸或是間接性造成對方有畫面而被侵犯都可能屬於這範疇;而「權威議題影響」aka 中國式 PUA、煤氣燈效應(英語:Gaslighting) 也是導致此類型事件重要的元素,其所表達的是下位者(權威弱勢方)在當下是無法判別合理性進而產生自我懷疑,甚至會因此假性順從上位者,而其矛盾也於此,因上位者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不舒服卻不說」認為人應該為自己負責,進而缺少對於下位者處境的同理心,產生了所謂「不在同頻率上的溝通」。 為什麼特別提到 #metoo ,是因為我認為「內心深處的想法」也是人的私密領域的一部分,這與性騷擾的議題相同,都需要我們做到以下兩點: 1. 告知對方自我揭露可能產生的負面情緒與想法 2. 請求對方「允許」4 min read4 min read
Published inAAPD — As A Product Designer·Apr 18, 2022如何交付設計與素材給前端工程師?設計 x 前端溝通基礎篇這篇適合常做網站的設計師或是常需要交付文案與素材給工程師的窗口 我是一名曾經由設計師轉為前端工程師,現職產品經理的工作者,自己本身用過 Adobe PhotoShop (PS), Adobe Illustrator (Ai), Sketch, Zeplin 到現在的 Figma 及 Adobe Xd 設計過,除此之外大概也配合過 30 位以上的設計師。 雖然現在幾乎不怎麼做設計,但分享我個人在執行前端時,覺得很棒的設計稿及素材接收格式 …Web Design9 min readWeb Design9 min read
Sep 5, 2021跳脫規則綁架,讓自己更有效率又保持創造力我是一個非常叛逆的人,又或稱之為喜歡挑戰權威,這在我人生裡面時時刻刻上演,舉凡「考試制度」、「大學文憑」、「上班遲到」、「KPI 目標不服」、「反沙文主義」、「反女權主義」、「支持同性婚姻」…. 等等都有這範疇的影子。當然這些事件在我人生中有很多價值,例如「比較有創意」、「出現傑出的一手」、「造福社會」,也當然有些很多代價,「心情就不是很好」,「腦袋出現很多『為什麼!』的聲音」、「時常很疲憊,但又不知道為啥」、「永遠都不滿足」… 但最近深刻體悟到「規則綁架」、「規則意義」等一些自我覺察,我才發現我人生浪費了很多時間在某些行為上 (其實我高中留級、大學沒畢業,我現在回顧起來,真的有些很無聊、浪費時間…),甚至這只有自己能發現,因為別人提起的話,我總是可以有非常完美的分析與理由讓別人無話可說,畢竟就叛逆。 一個思考焦點從「為什麼要有這個規則」到「為什麼我反抗這個規則」的轉換開始。 說白了,有時候我就是完全可以遵守規則,我也不會怎樣;而有時候確實真的不合理,於是想反抗他。抽象化來說,不外乎就幾件事: 1. 我就是想證明我自己比別人優越,我想得到,我明白偉大的真理,你們這群人都不懂。 2. 我覺得遵守規則我會被控制,我會失去「自由」 3. 我真的覺得這個規則跟我想要的目的是有衝突的 4. 我想要就是想找出不一樣的方法3 min read3 min read
Jul 4, 2021觀察想法,而非評估它|人生練習Jiddu Krishnamurti 說過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我覺得是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練習。當一個想法來臨時,我們要能做到觀察它而不是去評價、執行它。 我沒有什麼想法、我其實沒什麼感覺 對我來說,人的大腦機制是很厲害的,大多時候,其實是有想法的,只是另外一個「評價」的聲音來的太快,把它給抵銷,有時甚至自己無法輕易察覺這巧妙地運作(或稱防衛機制) 可能對自己還沒想到什麼實際例子,但我們人生中或許有些經驗是,你看到眼前這個人明明「氣炸了」,他可能發生了很重要的大事,傷害了他,可是他卻說「喔喔,我很平靜,我沒什麼感覺老實說,呵呵」,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很有可能是因為當它產生了「我他媽超氣」的想法時,倏忽之間又有另外無數的評價想法產生,例如「我不該這麼氣,那我就輸了」、「我是個堅強的人,怎麼可以生氣」、「生氣很不好」、「這件事我也需要負責,我不能生氣」、「對方也沒有做錯什麼」… 等等。 但因為一切來的太快,瞬間壓抑了本來所有想法,導致越悶越久產生了一些不有效的「信念」Self-awareness3 min readSelf-awareness3 min read
Jul 4, 2021區分事實與故事什麼事實?什麼是故事? 只要是人,客觀的事物傳進人的五感、再透過大腦轉換成為想法就產生了故事。而所謂的事實通常是有客觀的「標準」,舉例來說 [故事] 郭台銘很有錢 [事實] 《Taiwan’s 50 Richest》表示,郭台銘目前排名第六,身價 71 億美元 [故事] 我很胖 [事實] 我量體重是 65 公斤,我上週是 64 公斤 [故事] 出餐速度很慢,就是廚房人員偷懶,我們必須嚴格管理內勤 [事實] 中午時段,這家餐廳平均排隊是 7 人,每人點餐速度平均是 30 分鐘 [故事] 這個人走路不看路,竟然撞到我 [事實] 你跟這個人在路上相撞 [故事] 他這個人很危險,不可相信 [事實] 他過去承認過他自己說謊 我們可能可以看出,事實與故事存在的一定程度的資訊落差,有時主觀的下判斷能增長解決事情效率、有時候會與問題點背道而馳。例如說點餐事件,如果直接按照故事實施,幸運的話可能直接迅速解決問題,不幸運的話,可能會繞了一大圈,才發現是內部動線、點餐模式拖累整體速度Self Aware3 min readSelf Aware3 min read
Mar 3, 2020Gmail 初階整理術!標籤﹑篩選器我的收件匣好亂!什麼我沒看到信?一直手動已讀根本不想看的帳單二次傷害信件?入門整理術解決您的困擾 Gmail 是我工作以來常時間相處的工具,今天來介紹一些基本工能,讓它跟你家一樣整整齊齊吧! 第一步,認識標籤/子標籤 🏷️ 標籤:能在信件標題左邊出現,讓收件匣一目了然 🏷️ 標籤顏色:其中建立好的標籤也可以在左邊輕鬆換顏色喔! 「管理標籤路徑:左方標籤 > 標籤右方三點 > …Gmail4 min readGmail4 min read
Apr 26, 2019實作矩形圖排序動畫|網頁前端(1) 這篇雖然用 React 實作,但核心概念其實跟 React 無關 (2) 這只是其中一種方法紀錄,歡迎大家來討論更多實作方式 (3) 先不討論套其他套件,只單純紀錄我的實作方法 ! 矩形圖表(Bar Chart)很常出現在產品中,有時候會被要求是由數據多至少排序;會實作到此動畫,原因除 PM 想要在使用者切換不同單位時「可以咻咻咻」之外,最 …5 min read5 min read
Apr 23, 2019使用 JavaScript 實作一個 Sketch 的 Plugin | 基礎篇本文直接引用官方文件,更詳細可深入閱讀: - Getting Started - Javascript API for Sketch 現在的文件比起以前還要完善許多,推薦之前看不懂的可以再回去嘗試看看。而且這次可用您熟悉的方式開發了,不需要特別學 Coffee Script ! 簡單實作與安裝第一個 Sketch Plugin 吧! 官方提供了 skpm 在 npm 上!只要打開 Termial,並在 …Sketchapp7 min readSketchapp7 min read
Apr 21, 2019提早出手及犯錯,不新鮮人後可嘗試的交付任務方式誠如之前提過,當你已經能大略知道「什麼是真的問題,而不是自己的問題」時,可以開始嘗試「提早出手」。 身為一個新鮮人轉不新鮮人的三、四年左右,我從做產品思維上移至工作上的一件事就是「提早出手」,這非常幫助我在與他人合作時能儘早溝通、修正錯誤;如同做產品般,能早一點將想陳述的主要價值配上基本的品質接觸市場,方能早點修正錯誤。 「事情基本上可以做不錯,反正遇到問題也會詢問」的人,會比許多埋頭苦幹而產出非常漂亮的人好管理。 關於提早出手 舉實際例子,我以前在做設計的時候,也很常在開工的當天結束或幾個小時內,就馬上丟出當前成果確認方向,哪怕只是幾個鬼畫符配上一些顏色,讓別人有 「哇好快!可是…」 對,這時候你一定會面臨一些可能的難堪,但仔細聆聽別人的「可是」時,你能夠輕易分清楚: 對,這是方向不對,馬上修正 喔喔不用擔心,這細節之後我會補上,但我想先確認方向 這時候因為有產出且速度不錯讓別人有安全感,同時也能迅速安撫該小情緒且找出方向對不對或哪裡可以加強,讓你的隨時能朝正確目標前進。3 min read3 min read
Apr 20, 2019關於接靜態網頁前端案,我常使用的一些服務過去以來,接了非常多的靜態網頁前端專案,我簡單分享自身所使用的工具;當然,現在很多有的沒的產品,歡迎大家提供分享。 一、檔案 單純靜態的 HTML、CSS、JavaScript 及其他資源檔案。但可以特別介紹的一個 GUI 工作 PreprosFront End Development2 min readFront End Development2 min read